工伤维权的流程、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劳动争
来源:慈溪资深律师 网址:http://cxls.viplaw.cn/ 时间:2015-06-15 14:06:46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2010年07月22日 内容简介:工伤事故是工业化进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劳动风险。劳动者一旦遭遇工伤,轻者致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如果得不到工伤保障,将长期陷于无生活来源的悲惨状况;重者因工死亡,如果得不到工伤赔偿,其家属境地更是可想而知。我国工伤赔偿法律制度又是所有人身损害赔偿当中最复杂、最繁琐的,在实践中,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及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认知不全面、不深入,导致员工权益受损。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设计了整套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流程,所以,对于发生工伤事故应当如何处理,无论是用人单位或是员工都有必要进行一定的了解,以最大化维护双方的权益,保障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 一、针对事故情况,初步判断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事故。 发生事故,我们应当先行判断事故的性质,分析各种法律关系,进而确定通过什么途径来处理。所发生的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事故,这是进入工伤流程处理的前提。 (一)判断是否属于工伤事故应当符合几个条件: 1、工伤事故是发生在各类企业等合法的用人单位中的事故,双方应当存在劳动关系。注意个人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发生的事故不属于工伤事故; 2、工伤事故是用人单位雇用的职工遭受的人身伤亡(致伤、致残和死亡)事故,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不属于工伤事故; 3、工伤事故必须与职工受到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工伤事故是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15条规定的事故。 A、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以下7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B、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职工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二)在判断是否属于工伤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工伤事故是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如双方对于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在争议,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确认双方的劳动关系状态。 2、工伤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工伤认定与职工主观过失无关,即使工伤职工在工作中有操作不当、不慎,也不影响工伤认定。 3、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15条规定判断是否工伤事故时,要注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职工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二、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当如何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在工伤认定结论的基础上,才能够享受工伤待遇。很多工伤职工因为没有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过了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导致无法享受工伤待遇,得不到相应的赔偿。 (一)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间,对用人单位有一定的影响。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为30日;特殊情况经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 (2)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止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用人单位未在30天之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员工及相关人员亦可以在一年内申请。 《工伤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2)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所在单位是否同意(签字、盖章),不是必经程序。 (3)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均未按照规定期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将丧失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2)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即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3)提交医疗证明材料,提交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三、工伤认定后,如何享受工伤赔偿?